论语周易取名

  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是中华文化经典之一,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发展,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。而这两部书中的众多经典名言和理论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。每个人的姓名也都有着深刻含义,这种文化现象历史悠久,深入人心。在古代,人们往往会用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中的名言、典故和阴阳五行等概念,来取名起名,这是古代社会极其重要的文化现象,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《论语》、《周易》取名的文化内涵。

  一、为什么选择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来取名?

  众所周知,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经典,都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瑰宝,它们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。作为那个时代前贤的结晶,它们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,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精神上得到了强有力地支撑。因此,在取名时使用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的经典名言、概念,就成为了一种常见而又有深刻内涵的文化现象。

  其次,人们使用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中的名言和概念取名还可以体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。这些名言和概念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,并且可以激发孩子的向上之心,指导孩子做事情的方向和方式,从而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发展。这样的命名方式就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,代代相传。

  二、具体取名方法和取名准则?

  《论语》、《周易》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其中蕴含的中式美学和价值观念,对于起名来说,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而在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中取名,关键在于理论与技巧并重,比较容易受外界质疑,也有其自身的规矩和规则。

  首先,取名要符合生肖属相。在传统文化中,每个人出生的时辰和年份都会对应于12生肖中的一个。在取名时需要根据孩子的生肖属相来取名,以寓意瑞气飞扬,如虎添翼等。

  其次,根据家族的价值观、文化氛围来取名,反映家族的精神。

  第三,在字意上要寓意吉祥。古语有“鼻子上有个肉,富裕平安不缺财”的流传,也有“水中捞月”、“箭无虚发”等吉祥寓意。从以上可见,取名时要考虑到字义的吉祥含义,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到关于生命和道德的塑造,帮助孩子成为具有高尚品德与精神力量的人。

  第四,把握 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的精髓,具体运用到选名中来。在《论语》中“学而优则仕”、“君子不器”等格言名言成为了人们最喜欢的命名元素之一。同时,《周易》中的阴阳五行、易象、吉凶祸福等理论与词汇也成了独具风格的取名元素。

  第五,将名字和出生地、民族文化、历史文化等地方与反映出来,使孩子的名字更加富有文学、历史和地域感。

  三、取名中的禁忌

  尽管使用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的名言和概念来取名具备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精髓,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存在一些禁忌,需要注意:

  1、不要盲目追求文化性,扭曲取名的本义。很多人为了令起名的孩子不负自己的殷切期望,而走向了盲目追求古典文化,虚华取名的极端路线。但是权衡平衡的角度看,名字还是要符合孩子个人的实际特征而来确定的,不能仅仅“苟求其名贵”而不顾中性或者稳重。

  2、不要取与孩子格格不入的名字。很多女孩子的名字都是含有“清”“雅”之类字眼的,而给男孩起名时,却过分取后者,往往不能适得其所,毫无疑问是有影响的。

  3、不同名字的字数最好不同。

  4、忌讳音韵相近。

  5、避免使用不雅的“谐音”。

  6、不要用招惹鬼神的字。例如“贯鱼”和“整阵”,都是道教、佛教中常提到的符咒。虽然这些字眼在古代被视为具有炫耀或者神奇效果的宝石,但现代起名最好还是避免使用,以免引来不必要的祸福。

 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情重义、崇尚礼仪、注重生育和教育的文化,这种文化是历史的记忆,是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。《论语》和《周易》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,被人们喜爱和传承,亦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,即使用经典作为命名的标准。但是,取名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,它也承载着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和思想,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人格和性格也在潜移默化地被塑造。取名通常是一种文化现象,或许无意识地,也是中国民众在不停地致力于传承和拥抱自己优秀文化的结果。

  以上仅供参考,欲知详情,须提供生辰八字及占卦,请联系董世鸣老师!



董世鸣老师文章推荐


算命预测


☆算命风水文化的发展

☆易经六爻的概念

☆四柱的概念


已经起名


☆三才五格起名不靠谱

☆宝宝起名的实用建议

☆公司起名的基本要求


风水布局


☆足不出户看风水

☆公司风水注意事项

☆购房风水指南


开运择日


☆选错日子坏大事

☆为什么要择日

☆择日的历史


八字合婚


☆星座配对一点也不准

☆八字合婚的重要性

☆合婚应注意的问题


手相面相


☆麻衣神相算命简介

☆感情线还代表什么

☆五官看相答疑解惑


传承千年文化,演绎易理神奇!河洛易数 贯穿宇宙 卦通天地 万象包罗 天交地泰 启动万物 易学哲理 中华瑰宝 国萃文化 盖世经首 董世鸣老师40余年经验为你指点迷津!
如有需要请电话(微信)咨询:15068883805
版权所有 浙ICP备14003637号
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2399号